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最新成果发布

中国文化报2014-01-08 22:45:00
  据新华社消息  (记者李江涛)“清华简”研究又有重大发现,包括一种占筮方法,及截至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实用算具。这是记者从1月7日在京举行的“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(肆)”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的。    

  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(简称“清华简”),自2008年7月入藏并开始保护整理,内容多为经、史类典籍,约2500枚。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科研人员的努力下,自2010年底开始,清华简整理报告每年出版一册,此次出版的第四辑报告是清华简整理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。

 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说,此次发现包括一篇题作《筮法》的文献,记载了一种盛行于战国时代楚国、不同于《周易》的占筮方法。这篇文献保存良好,没有明显缺损,入藏清华时全篇大部仍维持原来成卷的状态。全篇文字分栏书写,并且附有插图和表格,体例犹如一幅帛书。简文详细记述占筮的原理和方法,包含大量以数字卦表现的占例。数字卦的形式与天星观、包山、葛陵等楚简中的实际占筮记录一致。其中八经卦的卦名类同于《归藏》。这为先秦三《易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。

  此外,《筮法》还有将八卦分置八方的卦位图,在迄今所见《易》图中是最早的。另一篇题作《别卦》的文献记载了六十四卦卦名,对于《周易》卦象、卦名、卦序以及经卦的衍生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
  据介绍,竹简中另一篇题作《算表》的文献,利用乘法交换律原理,能快速计算100以内的两个任意整数的乘积,还能计算包含特殊分数“半”的两位数乘法。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郭书春表示,《算表》填补了先秦数学文献的空白,是目前所见到的我国最早的数学文献实物和实用算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