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玺璋:旧书重版的新鲜感

北青网-北京青年报2013-12-27 17:14:00

  解玺璋(《北京日报》社)

  我对绅士这个阶层发生兴趣,起因是在写作《梁启超传》时遭遇关于国民自治的问题。国民自治是西方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础,梁启超对此评价极高,认为中国所以贫弱,在与西方国家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,就在于国民自治能力非常薄弱,变法维新,搞来搞去,由于国民政治参与的程度非常之低,总不能见诸成效。此后他致力于新民,在民众中进行思想启蒙,把新民提升到超过新制度、新政府、新国家的高度,就是希望培植国民自治的土壤。

  不过,这并不是说中国传统社会没有基层组织,只是采取了不同于西方的组织形式,其特征是宗法的、家族的、血缘的,而非西方社会市民的结合。它相对于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政体而言,是一种“自治”,但其权利不是族民投票选举的结果,而是来自年纪、财富、地位、势力等因素,绅士则常常处于这个组织的核心。事实上,传统专制政体的最高权力皇权与最底层的子民之间,隔着一个绅士阶层,皇权通过绅权这个中介作用于它的子民,中国传统社会的“自治”,说到底是一种“绅治”。数千年来中国传统社会的超稳定,绅士这个阶层可谓功莫大(博客,微博)焉。

  但以往研究绅士的专著却很少,难得一见。所以,前不久在书店偶遇费孝通等著《皇权与绅权》一书,真的十分欣喜。虽属旧书重版,但对我而言,却是新鲜的。起因是费孝通先生的一个倡议,1948年春天,他约集吴晗、袁方、全慰天、胡庆钧和史靖(王康)等先生,共同组织“中国社会结构”讨论班,每两周“有一位朋友宣读一篇论文”,并陆续发表。后应储安平之邀,在上海结集出版,并收入他主持编辑的“观察丛书”。

  该书开中国本土学者研究绅权的先河,时隔六十余年而以初版原貌重印,尤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。六位学者的论述虽各有侧重,观点也并不相同,但都从各自角度,对皇权与绅权互为表里的交互作用进行了颇有新意的解说,读来深受启发。另有孔飞力所著《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》一书,其中有专章研究1949年后绅士阶层在中国农村社会基本结构改造中的命运,两本书结合着读,所获尤多。